崔永元与普洱市市长论道普洱茶

   

      崔永元又来云南说事了。这次是在柏联普洱会所开馆仪式上与普洱市市长沈培平论道普洱茶,短短20多分钟,“崔氏”幽默让到场嘉宾笑声不断。崔永元以传媒人的视角,非常准确地谈到了普洱茶产业正在和即将面临的3大问题:标准、品牌和未来规划。

      标准确立

      崔永元(以下简称“崔”):前一阵子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,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其实我的母校也改名了,以前叫北京广播学院,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。很多人说改的不对,世界名校都是以地名命名的,比如说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等。以此推论,我的母校在北京定湖庄,要成为世界名校,应该改名为定湖庄大学,简称定大。市长怎么看待思茅改成普洱?

      沈培平(以下简称“沈”):思茅市更名主要有“三个尊重”、实现“三个认同”的缘由,即,尊重历史,实现渊源认同;尊重少数民族意愿,实现民族认同;尊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意愿,实现社会认同。早在清朝雍正年间,中央政府就在思茅设置普洱府,这一地名已经沿用了200多年,当地群众对该地名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。另外,普洱这一地名从读音到内涵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长期认可。近年来,思茅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更名普洱的意愿。在上报国务院审批之前,云南省人民政府广泛征求了相关州市、相关部门的意见,并举行了专家论证会,社会各界人士普遍予以认同。

      崔:今天我们听了千年古琴,品了收藏百年的普洱茶,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些代表。但有一点让人忧心,这些传统文化许多年轻人都不太热衷了。我想听一听市长对政府在普洱茶文化方面如何有所作为。

      沈:普洱茶是云南对中国、对世界的一个奉献。从汉朝的云南先民在景迈山种植茶叶开始,就和民族文化,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紧紧相连。普洱茶既是物质的,又是精神的,是可以感知、感悟的。

      崔:太大了,能不能有一个具体的标准?

      沈:这方面可以参考我们的中药,日本人引进后,在科学标准方面有很多成果。我们觉得,普洱茶应该从文化普洱到科学普洱。科学普洱就是让人可以观摩,可以感悟。

      崔:这个标准现在到什么程度了?

      沈:已经有云南省的地方标准了。我觉得现在有几件事情要做:一是如何把云南省的地方标准上升成国家标准。二是标准继续深化和完善。要在种植、采摘、加工、仓储、销售等环节都应该有标准。

      崔:假如标准完善了,怎么来推进它?

      沈:政府、协会等应该到位,比如说普洱市政府要建立一个全省或全国的普洱茶交易中心,形成质量的平台和价格的平台。

      崔:我觉得每个细节都有漏洞,那些搞检验的专家都可以被企业用钱搞定,背一麻袋假茶,背一麻袋真钱,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  沈:天下大乱,必有大治。

      品牌打造

      崔:第二个话题想和市长谈谈品牌。到了云南我们找刘(湘云)董(事长),到了香港找白(水清)先生,到了台湾找邓(时海)先生,他们个人的口碑已经可以成为好普洱茶的代表,但毕竟和他们结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现在您能给我们推荐什么云南的品牌吗?

      沈:云南有很多品牌的普洱茶,但还没有绝对的大品牌。我们要学习海尔和红塔。

      崔:东西越有名就越容易被造假,比如说茅台酒,普洱茶怎么办?

      沈:在云南省有上千户普洱茶生产企业,我觉得普洱茶产业必须走大企业、大品牌的道路,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品质。云南省最后不要超过10户普洱茶生产企业,有6户就够了。普洱市不要超过3户,最好是1户就够了。要实现这些,必须有政府的引导,法律的跟进,市场的淘汰。在这浪潮中,小企业向大企业投怀送抱,大企业对小企业深情拥抱。

      未来规划

      崔:您觉得要再过多少年,标准就完善了,品牌就出现了?

      沈:我觉得在2010年,地方标准可能上升为国家标准,企业兼并的浪潮可能已经收尾。

      崔:希望到时继续能坐在这里聊普洱茶。谢谢大家!

更多关于崔永元 沈培平的文章
今日焦点
正在加载...
热门文章
正在加载...
易茶网首页 | 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我们 | 合作伙伴
©2006-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
技术支持: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.
联系电话:800-830-2044